中研所承担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河源市和平县、紫金县,佛山市三水区、高明区、南海区,茂名市茂南区、茂港区,湛江市霞山区、赤坎区、坡头区、麻章区等多个市县(区)普查任务。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,第四次全国药用资源普查工作2020年各试点县(市、区)必须全部结题验收。从2018年7月17日中研所第一支普查队赴河源普查以来,普查工作已历时2年多。目前,已初步完成河源市和平县、紫金县普查任务的结题验收工作,其他县(市、区)普查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有序开展。
受新冠疫情影响,原定2020年3月份上旬启动的普查工作被迫推迟。针对特殊情况,为使普查工作有序开展,中研所从南药资源研发中心精心筛选,组建了两支药用植物分类技术过硬的普查队伍,及时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。曾庆钱所长任组长,聘请蔡岳文老师作指导,根据各县(区)的具体情况,对普查方案、普查方法、普查路线重新研究、重新部署、重新落实,召开协调会、启动会和培训会,严格按照《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》,确定普查细节,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5月26日,中研所2020年普查工作正式启动。在黄意成老师的组织带领下,陈卫明、王坤、毛明辉、吴江祝等普查队员发扬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的精神,克服环境恶劣、地势险要、山高路陡、多雨路滑、高温酷暑以及蚊虫、蛇、蜂、蜱虫、红火蚁侵扰等重重困难,认真细致地进行普查。持续野外作业,体能消耗很大,但他们一切以普查为重,白天野外普查,晚上压制标本和更换标本的吸水纸,心心念念都是普查工作,没有完成工作,绝不返城!
普查队员登山
截至7月31日,佛山市高明区完成样地5个、样方套25个、样方150个;佛山市三水区完成样地8个、样方套40个、样方240个;湛江市霞山区完成样地12个、样方套60个、样方360个。野外普查队共采集药用植物标本2600余份(隶属132科、634种),采集重点品种药材55种,收集种子20种;走访企业种植企业13家,走访特种动物养殖企业2家,走访中医馆和中草药店8家。掌握了檀香、金花茶、粉葛、牛大力、无花果等特色药材的栽培现状,掌握了部分野生中药材的新分布,发现了新资源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粉葛种植企业走访
陆龟人工养殖企业调查
无花果种植合作社走访
为确保普查县(区)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高质量、高效地完成。普查队伍采取内业、外业齐头并进,双管齐下的工作方式。外业完成样地套方调查、药用植物标本采集、照片和视频拍摄等重要普查工作,当天返回营地整理后通过邮件、快递等方式发回中研所,负责内业同事及时制作标本,准确地将原始数据录入普查电子系统,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![]() 营地整理数据 ![]() 制作标本 |
|
|
|
|
虽然时间紧、任务重,但是中研所将通过各种途径、整合社会资源,坚决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,为普查工作上交一份满意答卷。
|
|
|
|
|
|
|
|
和平县野外普查作业
紫金县野外普查作业
高明区普查队牛大力种植企业调查
麻章区普查队种植企业调查